“你大概是没有做过生意吧?我买了他家的那么多坛子酒,她帮着我下出城有什么问题?”
凌芷霜拿出手绢,仔仔细细把刻意抹黑的脸涂抹干净:“我们只是出城,又不下江南。之后我们和会暗桩接洽,随后下江南。”
她撩开车帘,看了看外面:“不远处就是陆城镇了,镇上有一家酒肆是我们的暗桩,我们去那里换身衣裳吧。”
她放下车帘,再看向慕景烨探究的眼神,适时的露出点不安的神情,问:“你是觉得我这样做没事先通知你,不太好?可是是你自己要跟来的,我也没说让你跟来。”
慕景烨收回落在凌芷霜身上的视线:“没有,看只是觉得你安排得很妥当。”他察觉到了不对,但没有说。
一切都看起来很正常。
他们在陆城镇下了马车,和酒庄的人分道扬镳,进了酒肆。
“公子和小姐亲自前来,小的们未曾出去迎接,真的是让人惶恐。”酒肆的管事的是从前钱庄的人,认得慕景烨和凌芷霜。
看见他们进来,就连忙把他们迎到后院。
这间酒肆,从外面看,像是只有薄薄的一间,进了后院,才发现是一个小的四合院。
四合院中间种了一棵大银杏,此时深秋,银杏黄叶落了满地。
凌芷霜站在银杏树底下,抬眼看着层层叠叠的大银杏树,想来是有几百年了,十几个人合力都抱不住。
这种大树在后世就很少见到了。
管事的正和慕景烨说话:“收到小姐的信件之后,我们立刻安排了。正好我们暗桩中有布庄,江南的绸缎很好,有些绸缎的花色,独得京城贵人喜欢。每年都要去江南很多次,定做绸缎。公子和小姐就随着去江南的布庄伙计,就说是要接管生意的公子带着妹妹出门下江南,想来不会起疑。”
慕景烨答应了一声,回头想和凌芷霜说两句,却看见她站在银杏树下出神。
“你在想什么?”
凌芷霜收回神,笑了笑:“想起了佛寺里的疯癫和尚说我命不久矣,现在看见此情此景,就有点感慨。人的生命实在是太短了。”
在未来还能长一些,古代平均年龄实在是太短暂了一些。
种一颗银树,等到你老死之后,它还郁郁葱葱的。
想想就觉得有些伤感。
慕景烨见凌芷霜眼中有些许落寞,就想起她身上他觉得有的毒。难道是真的命不久矣,才对和尚说的话那么愤怒?
还有品康堂的少堂主什么时候给凌芷霜送信不行,偏偏那个时候从后山爬上来,难道不是为了送信?而是为了送药?
凌芷霜不懂在慕景烨心中,她已经是一个中毒颇深,时日无多的人了。
她只是感慨两句,就跟着掌柜的去吃饭了。
隔日,换了一身长袖青衣的凌芷霜跟着慕景烨上了马车,跟着布庄的人前往江南。
路上,凌芷霜咬着糖葫芦,听着外面的动静,看向闭眼养神的慕景烨。
从昨天开始,他就对她特别好。他对她好,是一种好的征兆,可好得太过,就不是一种好的征兆了。
好得太过让她有些许的心慌。
而且她看过他的情绪变化,愧疚?
因为对她的愧疚所以对她好得太过?他做了什么?值得他如此愧疚的?
她的能力并不能看穿人心,只是能透过情绪去推测人心。
她算谁都算得很准,可从什么时候开始,慕景烨就开始在做她不能理解的事情了呢?
凌芷霜这样光明正大的盯着慕景烨,他怎么可能感受不到。
他忍了忍,见她没有离开视线的想法,就睁开了眼睛问:“你在看什么?”
“在看你。”凌芷霜对慕景烨,向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慕景烨能接受劝解,也能接受必要的时候被人利用。前提是,你得坦白。
她是不可能会对慕景烨全部坦白,但是适当坦白和直接,会让他们两个的相处变得更轻松一些:“我在很认真的想一件事。”
慕景烨示意凌芷霜继续说。
“你为什么会对我抱有这样的情绪?为什么可怜我?”
如果是别人对凌芷霜抱有怜悯等情绪,并且因为这些情绪对她好,她不会去问为什么,会好好利用他的这些情绪,去完成一些事情。
可如果是慕景烨对她怀抱这些情绪的话,凌芷霜不管如何都要去了解。
除了有慕景烨的存在,她才能活着这一层原因之外。还有一层,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她问了。
“你陪在我身边也不久了,会后悔吗?”慕景烨没想到凌芷霜能直接问,他却不想回答,而是反问凌芷霜。
凌芷霜很想点点头,后悔啊。可现在的情况,是她能选择和改变的吗?显然不是。
所以这些没有意义的话,还是不要说比较好:“还好。我们不是各取所需吗?”
“你果然还是为了凌将军。”慕景烨有些失望:“我就是在可怜你这些,为了家族,牺牲自我。”
凌芷霜能看出来,他没有说真话。
问不出来,她也就不问了。毕竟怜悯也不是什么坏的情绪:“我不是为了家族,我是为了父母。他们对我很好,这样的好,是我需要性命回报的。”
慕景烨没说什么。
这样谈话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开始,随之莫名其妙的结束。
之后凌芷霜能明显感觉到,慕景烨对她冷淡很多。
快到江南时,凌芷霜和慕景烨改换了水路。
凌芷霜和布庄掌柜的拿了一根鱼竿,坐在船边,趁着天气好时,晒晒太阳,钓鱼。和店铺里的老伙计聊天,喝茶。
慕景烨正听完书童汇报禁阁的人在下江南的路上遭遇了十几次刺杀,正在气头上,上了甲板,就看见凌芷霜那么悠闲,浮躁的心就安静下来了。
凌芷霜刚和老伙计聊到不同的地方,棉花也不一样,就听见熟悉的脚步声。
老伙计见慕景烨来了,起身见礼后退下了。
慕景烨坐在老伙计刚刚坐下的位置上,说道:“假扮我们两个的人,在下江南时,遭遇了十七次的刺杀,要不是禁阁人护着,他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