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瑜?”明润泽看明瑜一直没有说话,低声唤她,“可是不喜欢?”
明瑜抬头,眉眼弯弯,“没有!怎么会呢?”
明润泽认真辨认后,笑着说,“时辰也不早了,我们还是去找他们吧?”
“好。”明瑜和明润泽一起向牌位施礼后,离开了小佛厅。
“小姨!”明佳宝跑了过来,满脸的笑,“小姨你们去哪儿了?刚才主殿前的景色特别美呢!”
明瑜捏捏明佳宝的小脸,“喜欢的话,我们改日再来。”
“哟!这不是明瑜的外甥女,怎么叫起桑榆郡主为小姨了?”
明瑜扭身将面纱带上,冷眼看着铭丰,“本郡主的事,何事轮得到你管?”
铭丰一笑,展开扇子,摇上一摇,“我自然是管不到,但是,有人能管。”
小和尚跟在铭丰身后,“施主,那几位轿夫.......”
“少废话!没用的东西,留他们做什么?”铭丰没好气的说。
“那也不能.......”
“你若想管,我不拦着!”铭丰悠悠达达的进了主殿。
小和尚还想说什么,见铭丰的态度,作罢,叫了几个小和尚匆匆下山去了。
平郡王和铭湘最后才到,走的是满头大汗。
铭丰上前耳语了几句,被平郡王呵斥道,“佛门净地,你不要将你那山下德性带上来!”
铭丰也无所谓,咧了咧嘴,自己走到一旁。
明瑜一行人早已上香结束,也不想多呆,便沿路欣赏景色回了城。
“莫副将呢?”蔷薇左看右看,没见到人。
明瑜看向明润泽,“铭丰不能动。”
明润泽笑笑,“没有动,你看我像是惹事的人吗?”
明瑜不信,山上的时候,明润泽看铭丰的眼神都不对,“你确定?”
“确定,欣阳是去办其他事了,先走一步。”
明佳宝今日走了不少路,还爬了山,路上马车一摇一晃的,就睡着了。
将军府
明润泽将明佳宝抱在怀里,伸手扶明瑜下马车。
许默才和莫昭站在一旁,幽幽的说道,“看这背影,像不像一家三口?”
莫昭没有说话,转身上了马车,“走吧。”
许默才看看莫昭,“你今日怎么了?”
“没什么?”莫昭依旧淡淡的,托着腮,垂着眼。
许默才没说什么,也转身上了马车,明日就要比试了,回去准备准备。
“我去看看爹。”明瑜说道,“和他说说话,或许会好一些。”
“去吧,佳宝我先带回去。”
“好。”明瑜带着蔷薇到了暗室,看着依旧呆呆的明满生,收起满脸的苦丧,笑着说,“爹,今日我去见润泽的娘了,我也想带润泽去见见我娘.......爹,等你好了,和我说说娘在哪,好吗?”
明满生依旧是满眼的呆滞,不会像昨天一样突然暴躁,一直一成不变的坐着。
白荷一直在配制香料,不断试着,“小姐,昨日他给我寄信了,我也询问了些,这香说是祖宗种的,但是其实是出自我娘之手,我让他去打听了,有很大的机会的!”
明瑜点头,但心中很是苦涩,当年,禾家家主也就是白荷的娘,刚生下白荷的弟弟,就要忍受女儿被带走的痛苦,对他们自是恨的。“不用着急,不急于这一时,毕竟爹劳碌一生了,也该休息一下了。”
白荷知道明瑜这是在安慰她,但是,也只能接受,毕竟她学艺不精.......
“明日就要比试了,小姐还是回去准备一下吧?”蔷薇劝道。
明瑜点头,“爹,我走了,明日再来看您,要早日醒来哦!”
次日一早,满地的白雪已经被铲除干净,但是天上又飘起了雪花,仿佛在抗争一般。
“又下雪了。”明瑜伸手接着,“今日比昨日更冷了。”
明润泽将明瑜的手拉回来,包在自己的手中暖暖,“怎么不拿手炉?看看手冷的。”
蔷薇赶紧递上手炉,“就是,小姐就带上吧。”
明佳宝揣着手炉笑嘻嘻的在一旁看着雪。
明瑜接过手炉,“佳宝今日就别去了吧?去学堂和程哥哥玩,好不好?”
“不!程哥哥和叶夫子回老家了,佳宝要去去看。”
“那佳宝记得,不允许再叫小姨了。”明润泽交代道,毕竟在那样的场合,一旦被抓住,会很麻烦。
“那我还叫小姨夫为爹呗。”明佳宝驾轻就熟的说,“佳宝知道的!”
马车正好也到了,“请桑榆郡主移步比试场。”
皇后将比试场布置的很不错,在皇宫外圈的明泽殿。
明瑜到了之后,看着乌泱泱的一片,着实震惊了一下,想着人会多,但是没想到这么多!
“郡主,这.......会不会太多了一些?”蔷薇也是惊了。
明瑜平复了一下心情,“毕竟朔国如今内里烂掉了,寒门难出贵子,自然要走些捷径。”
“郡主就是这垫脚石。”
实话难听,的确是,她的身份就是垫脚石,即便郡马不能担任要职,那也是美差。
“桑榆郡主到!”
小太监一声唱,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明瑜。
明瑜今日一身水红的衣裙,红色的披风,绣着寒梅的秀图,映着飘零的白雪,美不胜收。被蔷薇扶着,一步一步,端庄大气。
“开始吧。”明瑜坐上主位,朝着管事太监点头。
管事太监即刻上前,“文试,开始!”
“第一项,由皇后出题,众人答题,合格者,进入下一轮!”
管事太监展开由皇后亲书的题目,“踏雪寻梅。”
简单四个字,可以作画,可以作诗,可以写文章,评判的时候,分开来评,请的都是当世大儒。
一时间众人欢喜,毕竟今日雪花飘飘,出的题,十分应景,纷纷开始提笔疾书。
有一部分人,则盯着明瑜一直看,仿佛能看出感情来,让明瑜非他们不嫁似的。但是,他们没能如愿,一盏茶后还未开始的人,被禁军清出了明泽殿。
“我不走!我还在构思!我还在思考!凭什么!”一名书生大声叫喊着,斥责着禁军的不公。也企图引起明瑜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