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六月十五

热门小说推荐

六月十五日,天气晴朗。

港城深水湾道前些年风头最劲的那栋海景别墅,今天即将迎来最后一次银行清算。

出售人辛爱玲婚后长期在新加坡定居,其实早在两年前港股跳水狂跌时,这栋房屋的价格已经有够一落千丈,更不要说她在父亲辛绍卿死后,曾用这间屋替舅舅同阿妈先后向银行同民间高利贷先后非法抵押过几次。

辛绍卿在狱中自杀那年,非但辛家遭殃,全港形式牵一发而动全身。

正逢港城政府换届,新任行政长官借机上位,大炒清廉人设,立刻设立专案组,派大量人手调查大昌投资这些年来从事的非法交易。

半年的调查期,不负众望。

光是在地产项目一条线上,大昌隐藏的贿赂账簿,就查到近亿数目,舆论争相报道,民众一片哗然。

郭文嘉的弟弟原审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罚金九千万,后不服上诉。

辛家贷款吐的是利滚利,四年间,郭文嘉拖着上年纪的身体在港前后奔波,花费许多,可惜没能再用相同招数救出家弟。

终审判决时,大昌方面表态愿意缴纳所有罚金,法院谅解大昌这些年也在港城做出许多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贡献,后改判十年。

本想凭借剩下的家底东山再起,没想到,时运不佳,随后全场一场金融风暴,房价跟着恒生指数大跳水。

上班族被裁员,小老板被追债,为了生计,被迫卖楼的人群不在少数。

可饶是这样,仍然不能缓解急用,甚至有的一家之主,丢了屋没了根,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干脆在收房前,直接在原屋内上吊一死了之。

二手房屋的市场上已经是如此低迷的惨状,更不要说新建楼盘。

辛家唯一剩下的在开发中的房地产项目,不再是聚宝盆,反倒成了销金的窟窿,堵也堵不住。

只是有耳闻,港城人最后一次见到郭文嘉,是辛家的烂尾楼被推倒后,在青山医院附近。

她头发花白,面颊干瘪,一双眼睛更是好像老了十岁不止。

趿着拖鞋,穿着病号服神情恍惚,游荡在医院附近街道。见到车子急速行驶而来,竟然也不懂躲闪。

如今昔日辛家的传说早就烟消云散,至于辛家旗下的房地产,也早就被易盘换主。

两年,足以让余下港城人重新挺过那段艰难日子,也有更多查家,章家,齐家冒出来,借机改命。

这世道永远不缺被时事造就的富人,大家只盯住五颜六色的钞票,谁还会去专门记得一个过气的豪门。

白色栅栏内,庭院已经杂草丛生,植物们正在明媚的阳光下张牙舞爪。

几家的银行封条早就贴了满屋,奈何找不到房产所有人签署最后一套手续,无法确定谁是真正受保护的债权人。

所以,这件事,也就耽误至今。

旧家具被一件件扯开上头蒙着的白布,二楼同一楼的实木百叶窗被重新打开,在楼上捂着口鼻抵挡霉味的郑家田就是这一片雾蒙蒙的灰尘中,看到远处那位来自大陆的辛女士的。

六月中,还不到台风登陆的季节,总是潮湿阴霾的港城今天恰逢阳光甚好。

不过,即便是这幺明亮的光线,也难敌楼下那位女士照人的光彩。

简单的白色亚麻罩衫,下头配一条长至脚踝的廓形西装裤,明明对方只有脖颈同手指裸露在外,可赛雪白的肌肤像绸缎般柔滑,就是那幺引人注目。

郑家田竟然还能从二楼的距离,一眼盯到她手指上的钻戒同奶茶棕的甲油。

光是轻轻在空中收紧,都好像能捏住他的心脏。

天气确实够热,辛女士似乎是极怕晒的,头顶戴着一顶宽檐的渔夫帽,正在轻车熟路地踮着脚,从凉亭上爬满地枝条上,摘下一朵蔷薇。

看她模样大约二十出头,这倒是郑家田没想到的。

最近银行因为这栋旧屋也蛮头痛,开高价又要先修葺,开低价又不大合算,最终的办法是预先在几位有意向购买的客户中扫个低,互相哄擡,能多赚一点呢,就是一点。

长达两个月内,郑家田一直是同这位辛女士用邮件同电话沟通的,对方显然是所有意向客户中,对这栋屋最有兴趣的那位。

一开始,他们以普通话交流,郑家田以为对方是大陆的富婆,可几次擡价同协商后,他又很明显的感觉到,对方又不属于人傻钱多的那类普通人。

言辞之间,这位辛女士流露出的,对于在港购买不动产的详情同步骤,了解得非常透彻。而且,在处理回转和压价上,她甚至比自己这个金融从业者更加游刃有余。

看样子,对方在港的不动产大约只多不少,这种大客户可是理财经理最钟意的。

所以,在确定了清算日约对方来看房时,郑家田一直对这位辛女士抱有极大的好奇。

眼下,看到对方准时赴约又好年轻,他整理好西装领带又重新创建了信心,几乎有一肚子金融话术要讲,小跑着下楼迎接对方,刚走出门廊亲切地叫了一声“辛女士。”

没想到对方擡头,他就即刻傻掉,好像被猫叼走了舌头。

‎‌原‌‍‎‌‎创‎‌‌‍‍独家发表https://www.po18.tw/books/716754微博@喜酌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